个人简历
1967年7月出生,汉族,
1984年09月-1988年07月厦门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
1992年09月-1996年05月中国科技大学应用化学系,获博士学位
1996年05月起中国科技术大学化学系任教
1996年11月起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副教授
1997年09月-1998年07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化学系博士后
1998年11月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1998年11月起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教授
1999年04月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机化学博士生导师
2000年10月入选教育部第三批长江特聘教授
2004年01月-2009年12月,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基金学术带头人
2009年01月-2013年11月,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
2009年03月起,任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主要学术贡献
一直从事无机固体化学研究。曾将溶剂热合成技术发展成制备III-V族非氧化物的方法,有关工作发表在美国Science (1996,第一作者),这系列工作入选了无机专业教科书,实现了当时Science周刊的审稿人在审稿意见中的预言:“溶剂热合成将成为重要的固体合成方法……” 。相关工作获得2001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二)。
针对低维纳米结构难以精确控制及组装调控困难问题,建立了二元特征结构协同导向的普适性系列方法,实现了系列有重要应用背景的复杂结构的无机功能材料的构筑,系统总结了协同导向机制。相关工作得到国际相关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一些课题组的肯定,获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
近年来的研究聚焦在基于电、声调制的无机功能固体领域。提出了利用无机固体中丰富的相变行为和半导体二维超薄结构这两种新思路来实现电声输运的同时优化,获得了高转化效率的新热电材料。在低维固体中的电、声调制领域,发展了无机类石墨烯化学。在建立非层状半导体二维结构普适性合成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谱精细结构(XAFS)等技术确定了其精细结构,解决了传统X射线衍射(XRD)在结构表征中的不足;揭示了这类材料精细结构、电子结构与光-电性能的调控规律,发现表面结构扭曲对光响应性和载流子迁移率的影响机制,提出了提高太阳能光解水效率的新途径,并为构建超薄柔性功能器件提供新思想和材料体系。
以上相关工作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包含Nature Commun. 3篇、J.Am.Chem.Soc. 15篇、Adv. Mater. 13篇、Angew. Chem.Int. Ed.10篇、Chem. Soc. Rev. 3篇在内的SCI论文280多篇,另以第一作者发表Science 1篇。被SCI他引超过9000次。以通讯作者统计的H因子为54。获授权发明专利11项;为四部英文专著撰写五章;8篇论文入选ISI十年间前1%高引用论文。12项工作被选为Chem.Soc. Rev.,J.Am.Chem.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等著名刊物封面。30余篇次被ACS C&EN,RSC Chem. World等专题评述、获最受关注或热点论文。相关工作两次入选了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成果。
获奖及荣誉
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
2000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二)
2001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二)
2001年获中国科学院十大女杰称号
2002年获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奖(研究类)
2002年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2003年获中国科学院-拜耳青年科学家奖
2006年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2006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2007年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2005、2008和2009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
2009和2010年获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
201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2013年获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
2013年08月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RSC)会士(Fellow)
2013年12月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文章及专著
http://www.researcherid.com/rid/B-5753-2009